水贴避免v坛停尸房化。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865060/14/
最近没看管人,倒是玩了不少解谜游戏,像是推箱子神作史蒂芬香肠卷和那个迭代推箱子游戏patrick‘s parabox,也试了baba is you之类的经典。当然,也包括接下来要介绍的14种扫雷变体(14 minesweeper variants)。
在我还有在跟人社交在上学的时候,我跟很多人都讨论过扫雷算不算解谜游戏,包括我的数学老师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扫雷游戏运气成分太大,无法被视为一个真正的谜题。而这款扫雷游戏虽然继承了传统扫雷的基本规则(当然,随着关卡深入这一基本规则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正如游戏名所表示的那样),谜题却是在算法保证可解的前提下生成的,因此完全不需要猜测。事实上制作者也不鼓励猜测,游戏设置中可以开启专家模式,这一模式下如果你对(暂时还)无法确定的格子做了猜测,那么你的猜测必然失败:所有雷的位置会被打乱,形成一种满足所有线索且和你的猜测不同的分布。由于必然有解,线索的分布也会与传统扫雷不同,所以实际游玩体验也是大不相同的。
游戏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逻辑倒是与传统扫雷无异,那就是数格子。比如下图:
显然6这一线索已经能够满足,因为它周围的格子里总共只有六个空着的。填入雷后2这一格子也满足了条件,因此其余空着的格子都不是雷。
当然,也存在更长的推理链,比如下图:
这里我们注意到,图中标记了数字的格子中必须要有两个雷:如果少于两个那么5这一格子就无法满足,而多于两个就违反右边的线索3了。因此右3的右边三个格子都不会是雷,而5的左上角必须是雷,这样填入后左3的条件也得到了满足:
而更复杂一些的情况,就可能要穷举了,比如下图:
我们对屏幕正下方的线索3做穷举,容易看出它周围还空着的三个格子里只有一个不是雷,利用游戏内置的绘图功能,我们可以用三种颜色表示不同的情况。而所有颜色的标识都相同的格子自然就是可以确定的格子了,这一例子中在屏幕左侧线索2和3的周围,出现了两个每种情况下都必定不为雷的格子。从一个线索的周围出发,却确定了与它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格子的情况,这种长逻辑链以及全局而非局部上的考虑也是这游戏的一大魅力。
而另一大魅力自然就是包括在它标题中的变体规则了。
游戏中有14种变体规则(实际上更多),例如比较简单的“所有雷必须相连”,或是“线索表示十字方向的雷数”。也有一些比较有特点的,如“线索具有±1的误差”。而这些规则又能带来一些新的推理方式,比如无三连的规则:
下图就是这一规则中常用的推理方式:
在已经知道左下角有一个雷的前提下,由此可推出左边三个纵向格子(当然,方向在这里其实不重要)只能有两个雷,如果有三个就违反了规则,如果只有一个就无法满足线索5,因此剩下上方靠右的两个格子都是雷。又可以通过无三连规则确定上方左侧的格子不是雷,那么剩下的部分就很简单了。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蛇形规则:
这一规则相当有特色,以下图为例:
可以看出,“蛇”的一端已经确定了,就在线索4的左上角。而当我们枚举线索1时,发现如果雷在右侧,它就成为了“蛇”的另一端。这时我们可以这么思考:要连接蛇的两端,最少需要三个格子(也就是图中标记数字的格子),而如果要增加格子,那必然要进行一些无谓的操作,比如向远离另一端的方向移动。但这种操作需要面临折返的问题,比如这个例子中如果蛇向左移动一格,之后就一定要重新向右移动一格,上下方向同理。因此最终雷数必然是3+2n。敏锐的你可能已经发现,当最短距离确定时剩余雷数的奇偶性也就相应确定了,除非“蛇”的某一端还能继续伸出,当然在这个例子里显然不能。剩余雷数是11,看起来奇偶性是能够满足的,但要注意,这个情况中并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让蛇进行多余的操作:下方只有两行格子,如果你要向左移动,那么向右折返时蛇就会碰到自己的身体。故而唯一能够进行的多余操作只有一次上下移动,这显然无法达到剩余雷数,所以这种情况遭到了排除。
当你通关一定数量的规则,还会出现多种规则的组合,高难度的多周目,以及一些隐藏的变体规则,等等,挑战性将大幅提升。而如果你只想打发时间,这款游戏也相当合适,你完全可以跳过高难度的谜题和自己不喜欢的规则,毕竟每个规则只需通过10个谜题就能解锁新的内容。
作为一个量大管饱,中毒性强的纸笔解谜游戏,它的价格还是相当亲民的,只需29元。如果你不想花任何钱,可以尝试免费的demo版,再判断要不要买正式版,毕竟demo版进度是可以继承的。
这个是一个签名档或者说是小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