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oul吧
【深度】一个大龄皮套假粉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491617 38 0
楼主: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最后回复:给爷飚一个arT行为👻
1楼
2楼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首先说下自己的成分:
-> 不太看直播,主要看录播和切片;
-> 主要关注两个团,一个是完美世界旗下的五姐妹,一个是Asoul;
-> 其他相关推荐刷到的皮套,看着标题有意思的也会点进去瞅一瞅。
其次交代下背景:
-> 入坑时间:2022年12月的时候入坑,彼时正值疫情放开后的第一波“阳流”,当时在广州独居的互联网基层
-> 不太看直播,主要看录播和切片;
-> 主要关注两个团,一个是完美世界旗下的五姐妹,一个是Asoul;
-> 其他相关推荐刷到的皮套,看着标题有意思的也会点进去瞅一瞅。
其次交代下背景:
-> 入坑时间:2022年12月的时候入坑,彼时正值疫情放开后的第一波“阳流”,当时在广州独居的互联网基层
鼠鼠
正居家办公,然后高烧了三天。正是这三天,人是烧着的,但觉是睡不着的,每天只有吃完布洛芬之后的两个小时能暂时退烧睡下。醒着的时候百无聊赖,工作也干不了,同事也基本都中了。就几乎高强度刷B站,忘了从哪个切片开始,点进去之后感觉四个吵吵闹闹的小姑娘还挺有意思的,然后这几天几乎把好几个切片man的切片刷了个遍。
->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虚假的顶碗人+真实的四人团粉(确实没有关注过之前离开的那一位,但是之前也对那个节奏有所耳闻,纯路人,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
-> 结晶程度:极低。我应该只在三周年直播的时候给粉色小矮子上过一次舰长,然后就是买过两箱Asoul联名的外星人电解质水。等于是个没有什么太多的忠诚度可言的表面粉丝——付费能力极低。偶尔会给几个小姑娘的动态点赞,几乎连一键三连都没给过。
-> 为什么会入坑:可能是到了我这个年纪,也没什么恋爱经历,对这种看起来其乐融融又很吵闹的女团很感兴趣。加上大厂出色的研发实力与美术水平使得这个虚拟女团的外观质量也足够优秀,作为一个老肥宅,没事的时候就会遛切片刷录播。不过我确实很少看单播的内容,基本都是看四人团播,哪怕是向晚的单播我也几乎没有看过。而且看录播的次数远大于看直播。
->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虚假的顶碗人+真实的四人团粉(确实没有关注过之前离开的那一位,但是之前也对那个节奏有所耳闻,纯路人,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
-> 结晶程度:极低。我应该只在三周年直播的时候给粉色小矮子上过一次舰长,然后就是买过两箱Asoul联名的外星人电解质水。等于是个没有什么太多的忠诚度可言的表面粉丝——付费能力极低。偶尔会给几个小姑娘的动态点赞,几乎连一键三连都没给过。
-> 为什么会入坑:可能是到了我这个年纪,也没什么恋爱经历,对这种看起来其乐融融又很吵闹的女团很感兴趣。加上大厂出色的研发实力与美术水平使得这个虚拟女团的外观质量也足够优秀,作为一个老肥宅,没事的时候就会遛切片刷录播。不过我确实很少看单播的内容,基本都是看四人团播,哪怕是向晚的单播我也几乎没有看过。而且看录播的次数远大于看直播。
3楼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补充+声明:
本人抵制开盒行为,但是因为本人刷贴吧确实刷得挺多的,然后之前因为好奇也搜过一些盒信息,点进去过几个帖子,导致现在首页推荐上几乎都是V圈的帖子——不得不说,虽然我本人很抵制开盒+人身攻击的东西,但是这些节奏是真精彩啊...就那些帖子的标题,我根本忍不住不点进去看啊...这也导致我半推半就之下,最近吃到了好多瓜。理论上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在我这种30岁的成熟老男人身上的,但是或许...男人确实至死是少年吧...
OK,闲话说到这里,入正题。
说下我对所谓开盒以及皮套人和中之人看法:
开盒的行为是不对的,不管出发点是好奇,还是恶意的对中之人的网暴,都是不可取的。
首先皮套人确实只是个虚拟的存在,破坏这种虚拟感这个事情本身就是离谱的。
其次,中之人和皮套人的关系,在我看来更像是演员和剧本里的角色的关系。只不过,虚拟偶像没有贯穿角色一生的完整剧本,而粉丝对于皮套的感情也不是观众对影视剧那般简单。
最后,中之人扮演的虚拟偶像,与粉丝之前的良性关系,应该是陪伴与共同成长。
本人抵制开盒行为,但是因为本人刷贴吧确实刷得挺多的,然后之前因为好奇也搜过一些盒信息,点进去过几个帖子,导致现在首页推荐上几乎都是V圈的帖子——不得不说,虽然我本人很抵制开盒+人身攻击的东西,但是这些节奏是真精彩啊...就那些帖子的标题,我根本忍不住不点进去看啊...这也导致我半推半就之下,最近吃到了好多瓜。理论上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在我这种30岁的成熟老男人身上的,但是或许...男人确实至死是少年吧...
OK,闲话说到这里,入正题。
说下我对所谓开盒以及皮套人和中之人看法:
开盒的行为是不对的,不管出发点是好奇,还是恶意的对中之人的网暴,都是不可取的。
首先皮套人确实只是个虚拟的存在,破坏这种虚拟感这个事情本身就是离谱的。
其次,中之人和皮套人的关系,在我看来更像是演员和剧本里的角色的关系。只不过,虚拟偶像没有贯穿角色一生的完整剧本,而粉丝对于皮套的感情也不是观众对影视剧那般简单。
最后,中之人扮演的虚拟偶像,与粉丝之前的良性关系,应该是陪伴与共同成长。
6楼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再来谈谈我对四个角色实力的看法。
舞蹈:
贝拉老师必然是舞蹈实力最强的,举个例子来说,当四个人站在一起跳团舞的时候,不管是 Kpop还是流行、中国风,动作做的最到位、最自然、最好看的一定是贝拉,哪怕她的皮套在我看来是吸引力最弱的那一档。我其实不太懂跳舞,我只看过一些舞蹈节目比如这就是街舞,虽然本人对跳舞挺有兴趣但确实小时候没那个条件学这个,年纪大了也失去了学这个的动力了。单纯从我这个外行人的视角来看,哪怕是圣嘉然距离拉姐也有不小的差距(当然可爱系的宅舞方面拉姐确实不是特别擅长,这一块嘉然应该是可以超过拉姐的)。比如从跳的最多的棒子的女团舞来看,其实很多女团舞的肢体动作上,我理解是很强调展示女性身体的魅力的,很多动作做到位之后的视觉效果就是“烧”或者“涩”。虽然拉姐的皮套给人的感觉憨憨的,但是在跳这种舞蹈的时候,一定会感觉她是专业的,是好看的。虽然其他几位练习时长够了之后,也能很熟练地跳完整。但是从一些wave、扭胯、下蹲等细节方面来对比,嘉然有一定的表现,但是另外两位可以说细节很拉胯。我觉得这也是大家都在一个鼓点一个节奏下跳舞,弹幕还是经常刷“经典各跳各的”的原因。
不过,也不能说乃琳或者向晚很差,从我看的21年的录播和切片,到22年和23年的一些节目,两位也有很不错的进步了。但是呢,不得不说跳舞这东西,特别是女生团舞,个子高很容易吃亏。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个的呢,乃老师去年生日会上有一首舞蹈《go hard》,我印象很深刻,我觉得跳的很好看。然后我就去搜了一下原版,看完原版之后我觉得乃老师的表现完全就是被比下去了,动作是做了,但是动作细节方面确实没法比(当然,可能皮套吃细节会有影响,不过确确实实我的感觉是乃老师的动作幅度会比原版小而且有一点点延迟的感觉)。然后再看团舞中,嘉然和乃琳的表现对比,嘉然在很多力量型的动作上表现力绝佳,但是乃老师给人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反差感,明明是看起来高大的外形,跳舞的时候反而很柔弱。我认为同一个舞蹈,嘉然的动作幅度会比乃琳更小,所以乃老师需要更大的肢体力量、更多的能量消耗、更快地前端速度,让自己的动作幅度和嘉然一致。但是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相对而言,向晚入团面试就是跳舞的,而且看之前的一些记录也是有一些跳舞的爱好在,所以基础会比乃琳稍好一些。
所以,舞蹈方面,贝拉>嘉然>向晚>乃琳
舞蹈:
贝拉老师必然是舞蹈实力最强的,举个例子来说,当四个人站在一起跳团舞的时候,不管是 Kpop还是流行、中国风,动作做的最到位、最自然、最好看的一定是贝拉,哪怕她的皮套在我看来是吸引力最弱的那一档。我其实不太懂跳舞,我只看过一些舞蹈节目比如这就是街舞,虽然本人对跳舞挺有兴趣但确实小时候没那个条件学这个,年纪大了也失去了学这个的动力了。单纯从我这个外行人的视角来看,哪怕是圣嘉然距离拉姐也有不小的差距(当然可爱系的宅舞方面拉姐确实不是特别擅长,这一块嘉然应该是可以超过拉姐的)。比如从跳的最多的棒子的女团舞来看,其实很多女团舞的肢体动作上,我理解是很强调展示女性身体的魅力的,很多动作做到位之后的视觉效果就是“烧”或者“涩”。虽然拉姐的皮套给人的感觉憨憨的,但是在跳这种舞蹈的时候,一定会感觉她是专业的,是好看的。虽然其他几位练习时长够了之后,也能很熟练地跳完整。但是从一些wave、扭胯、下蹲等细节方面来对比,嘉然有一定的表现,但是另外两位可以说细节很拉胯。我觉得这也是大家都在一个鼓点一个节奏下跳舞,弹幕还是经常刷“经典各跳各的”的原因。
不过,也不能说乃琳或者向晚很差,从我看的21年的录播和切片,到22年和23年的一些节目,两位也有很不错的进步了。但是呢,不得不说跳舞这东西,特别是女生团舞,个子高很容易吃亏。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个的呢,乃老师去年生日会上有一首舞蹈《go hard》,我印象很深刻,我觉得跳的很好看。然后我就去搜了一下原版,看完原版之后我觉得乃老师的表现完全就是被比下去了,动作是做了,但是动作细节方面确实没法比(当然,可能皮套吃细节会有影响,不过确确实实我的感觉是乃老师的动作幅度会比原版小而且有一点点延迟的感觉)。然后再看团舞中,嘉然和乃琳的表现对比,嘉然在很多力量型的动作上表现力绝佳,但是乃老师给人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反差感,明明是看起来高大的外形,跳舞的时候反而很柔弱。我认为同一个舞蹈,嘉然的动作幅度会比乃琳更小,所以乃老师需要更大的肢体力量、更多的能量消耗、更快地前端速度,让自己的动作幅度和嘉然一致。但是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相对而言,向晚入团面试就是跳舞的,而且看之前的一些记录也是有一些跳舞的爱好在,所以基础会比乃琳稍好一些。
所以,舞蹈方面,贝拉>嘉然>向晚>乃琳
7楼
8楼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唱歌:
这里我就有点儿难评,因为我没有学过唱歌,虽然也看过一些教学视频,听到过还有什么头声、强混、弱混、音感、音准等等名词,但是这里的门道我确实不是很清楚。我单纯从听众的角度来点评一下吧。首先,我看她们大多时间是有带着耳返在唱歌的,我有注意过,人在戴上耳机之后,唱歌很容易跑调,所以直播里有些时候大家表现得不是那么完美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唱歌也确实需要很长的练习才能有好的技术实力,因此姐几个作为非专业歌手,也不能对她们有太高的要求。音色方面,乃老师最吸引人,而且音准方面我听下来应该也是失误最少的那一个,不过感觉涉及的风格确实比较少了。乃老师我看之前的一些爆料,说是以前还做过一些配音(而且确实节目中也展现了不俗的配音能力),我理解她在发力、发声方面是有不错的基础的。
贝拉的实力也还是可以的,但有些时候听起来跟伴奏不知道为什么不是特别和谐,我不确定是因为她没有用本音在唱,还是单纯的戴着耳机之后不习惯,还是直播中毕竟没办法修音,很难做到完美融合。(插评一下,拉姐的海豚音我听过,从现场的表现来看,我觉得10分满分的话,可能我只能给7分,然后8分是及格分。——直觉
这里我就有点儿难评,因为我没有学过唱歌,虽然也看过一些教学视频,听到过还有什么头声、强混、弱混、音感、音准等等名词,但是这里的门道我确实不是很清楚。我单纯从听众的角度来点评一下吧。首先,我看她们大多时间是有带着耳返在唱歌的,我有注意过,人在戴上耳机之后,唱歌很容易跑调,所以直播里有些时候大家表现得不是那么完美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唱歌也确实需要很长的练习才能有好的技术实力,因此姐几个作为非专业歌手,也不能对她们有太高的要求。音色方面,乃老师最吸引人,而且音准方面我听下来应该也是失误最少的那一个,不过感觉涉及的风格确实比较少了。乃老师我看之前的一些爆料,说是以前还做过一些配音(而且确实节目中也展现了不俗的配音能力),我理解她在发力、发声方面是有不错的基础的。
贝拉的实力也还是可以的,但有些时候听起来跟伴奏不知道为什么不是特别和谐,我不确定是因为她没有用本音在唱,还是单纯的戴着耳机之后不习惯,还是直播中毕竟没办法修音,很难做到完美融合。(插评一下,拉姐的海豚音我听过,从现场的表现来看,我觉得10分满分的话,可能我只能给7分,然后8分是及格分。——直觉
打分
,因为听起来,感觉没有到海豚音应该听到的那个效果。)
嘉然,本来我认为她是唱歌最拉胯的那一个,因为她在唱歌的时候的表现很不稳定,不管是气息、还是音准,一句歌词里也会有种在不断起伏的感觉。但是呢,在她前阵子玩黑神话的时候,有几句清唱,我听了之后感觉这几句的表现其实是不错的。那么,可能她的短板就在音准上。其次就是高音的表现,确实是团里最差的一位。向晚,rap的实力毋庸置疑,麒麟那段我觉得应该真没几个人能搞得定。学吉他弹唱这么久,节奏方面肯定是拿
嘉然,本来我认为她是唱歌最拉胯的那一个,因为她在唱歌的时候的表现很不稳定,不管是气息、还是音准,一句歌词里也会有种在不断起伏的感觉。但是呢,在她前阵子玩黑神话的时候,有几句清唱,我听了之后感觉这几句的表现其实是不错的。那么,可能她的短板就在音准上。其次就是高音的表现,确实是团里最差的一位。向晚,rap的实力毋庸置疑,麒麟那段我觉得应该真没几个人能搞得定。学吉他弹唱这么久,节奏方面肯定是拿
捏
住的,音准的话这么久看下来也没有太多问题。不过我说实话,向晚唱歌的时候,我其实也没有办法太投入去听,可能是我平时听录音棚里录出来的专业歌手的歌曲太多了,导致我觉得她的实力确实还没有到我作为歌迷可以完全满意的程度。除了rap方面的实力以外,向晚的歌力表现我认为略弱于拉姐。
所以,唱歌方面(只考虑现场表现的效果):
不考虑说唱,乃琳>贝拉>向晚>嘉然。
考虑说唱,向晚>乃琳>贝拉>嘉然。
所以,唱歌方面(只考虑现场表现的效果):
不考虑说唱,乃琳>贝拉>向晚>嘉然。
考虑说唱,向晚>乃琳>贝拉>嘉然。
9楼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接着下创作能力,舞蹈+唱歌。
再叠个甲,我是真的不懂这些,所以是从纯粹的第三者视角来看。
首先舞蹈的编排,如果要做到优秀,一定还是结合音乐甚至是歌词来表现。不过舞蹈的编配其实也是有公式的,很多广场舞或者流行舞的编配上,各个小节的动作可以看作是1112,或者1122...诸如此类的搭配。所以姐几个在一些非表演专场的开场节目上,大多时候也都是各自完成编配的(我记得乃老师有说过在谁的直播间团播就是谁编的团舞)。而且很多时候她们也是在套套路,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重复的编配设计,比如一些基础的top rock、locking、waacking的动作。但是这部分真的看不出来几位老师的编舞实力,所以我只能从看过一些不错的单人舞蹈切片里来对比。我认为贝拉肯定还是最全面的,毕竟中之人的实力在那,其次就是嘉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支《开心鬼》,我觉得完成度和表现力真的真的特别好。而且我搜了一下好像是没有找到以前有人跳过,那应该就是她自己编配的了,对自己优势的利用以及音乐节奏、段落的结合很不错(如果有没看过的建议去瞅一瞅)。向晚...如果考虑dj摇的话,这位堪称职业级...乃老师,这方面应该确实不是强项。
所以舞蹈的创作方面,我认为是贝拉>嘉然>向晚>乃琳。
再叠个甲,我是真的不懂这些,所以是从纯粹的第三者视角来看。
首先舞蹈的编排,如果要做到优秀,一定还是结合音乐甚至是歌词来表现。不过舞蹈的编配其实也是有公式的,很多广场舞或者流行舞的编配上,各个小节的动作可以看作是1112,或者1122...诸如此类的搭配。所以姐几个在一些非表演专场的开场节目上,大多时候也都是各自完成编配的(我记得乃老师有说过在谁的直播间团播就是谁编的团舞)。而且很多时候她们也是在套套路,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重复的编配设计,比如一些基础的top rock、locking、waacking的动作。但是这部分真的看不出来几位老师的编舞实力,所以我只能从看过一些不错的单人舞蹈切片里来对比。我认为贝拉肯定还是最全面的,毕竟中之人的实力在那,其次就是嘉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支《开心鬼》,我觉得完成度和表现力真的真的特别好。而且我搜了一下好像是没有找到以前有人跳过,那应该就是她自己编配的了,对自己优势的利用以及音乐节奏、段落的结合很不错(如果有没看过的建议去瞅一瞅)。向晚...如果考虑dj摇的话,这位堪称职业级...乃老师,这方面应该确实不是强项。
所以舞蹈的创作方面,我认为是贝拉>嘉然>向晚>乃琳。
唱歌方面,目前应该只有向晚有创作歌曲的记录。但是词曲方面,我个人的理解是,歌词有含义但是韵脚一般,必然达不到专业的水平,但是也算是够到了业余创作的梯队了。(但是对不起我确实没有完完整整地听过除了后面的YOLO以外其他的任何一首原创作品...可能是我对周董的滤镜太重了所以只有达到他那个水平的作品我才能够静下来去欣赏。)
综合排名有点难排,说实话向晚也确实算其中一个六边形战士,好像啥都会点,但是没有哪一个是特别特别亮眼的(想起来沈腾锐评某位老师:样样通,样样松)。
如果硬要说的话,我可能会给一个向晚>贝拉>嘉然>乃琳的排名。
综合排名有点难排,说实话向晚也确实算其中一个六边形战士,好像啥都会点,但是没有哪一个是特别特别亮眼的(想起来沈腾锐评某位老师:样样通,样样松)。
如果硬要说的话,我可能会给一个向晚>贝拉>嘉然>乃琳的排名。
10楼

你母臨死前咸
🍭莫德雷德🍭
支持zqsg

11楼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再锐评一下一些节奏:
首先评下向晚毕业事件。说实话,虽然我确实连一个舰长都没有给向晚上过,但是知道她毕业的那一刻也确实还是挺难过的。所以我其实也有些理解一些因爱转恨的顶碗人的转变,像我这种连经济投入都没有的“粉丝”都这样,花过钱的必然更难受。
其次呢,我也能理解中之人的做法。首先考虑她的年纪,在这个比较吃青春饭的行业里确实比较有压力。其次近几年经济形势不好,这个行业的营收情况也是一年比一年差,我看到二周年和三周年的舰长数量差距,以及成员生日会的舰长差距,两年之间的落差很明显。再加上一些其他外部的压力(比如开盒事件),营运公司的变更,等等。
有人会责怪说,她的选择是毁掉了一个大家热爱的角色。但从现实来看,她的粉丝的消费能力好像并不是很强,我之前留意过,好像她的舰长数量在团队里经常是倒数的。我不太清楚字节或者乐华跟她们的合作合同是怎样的,底薪+流水分成?但是这种女团的营运成本其实并不低。考虑背后的研发+美术团队、编导团队、场地、学员的学习课程,等等,或许几个女孩分到的钱并不多。再加上中之人面对开盒的压力,可能还会有一些在医美等方面的投入,在这工作几年可能真不一定能攒下来多少钱。邓紫棋可以靠自己养活一个公司,但是这个女团恐怕还不一定有那么强大的能力。我不说,你不说,她们心里应该也都知道去鸟巢是一个梦,是一个目标,但并不是一个靠她们四个人的实力可以达到的KPI。
那再向前看,从“虚拟女团”毕业后,中之人后面的路要怎么走?舞蹈/唱歌老师?MCN的运营?真人出镜直播?可能并没有太多选择吧。面对粉丝的不断流失加上未来的就业压力而自己这几年还没有太多积蓄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生存难题?直接找一个富哥嫁了?
首先评下向晚毕业事件。说实话,虽然我确实连一个舰长都没有给向晚上过,但是知道她毕业的那一刻也确实还是挺难过的。所以我其实也有些理解一些因爱转恨的顶碗人的转变,像我这种连经济投入都没有的“粉丝”都这样,花过钱的必然更难受。
其次呢,我也能理解中之人的做法。首先考虑她的年纪,在这个比较吃青春饭的行业里确实比较有压力。其次近几年经济形势不好,这个行业的营收情况也是一年比一年差,我看到二周年和三周年的舰长数量差距,以及成员生日会的舰长差距,两年之间的落差很明显。再加上一些其他外部的压力(比如开盒事件),营运公司的变更,等等。
有人会责怪说,她的选择是毁掉了一个大家热爱的角色。但从现实来看,她的粉丝的消费能力好像并不是很强,我之前留意过,好像她的舰长数量在团队里经常是倒数的。我不太清楚字节或者乐华跟她们的合作合同是怎样的,底薪+流水分成?但是这种女团的营运成本其实并不低。考虑背后的研发+美术团队、编导团队、场地、学员的学习课程,等等,或许几个女孩分到的钱并不多。再加上中之人面对开盒的压力,可能还会有一些在医美等方面的投入,在这工作几年可能真不一定能攒下来多少钱。邓紫棋可以靠自己养活一个公司,但是这个女团恐怕还不一定有那么强大的能力。我不说,你不说,她们心里应该也都知道去鸟巢是一个梦,是一个目标,但并不是一个靠她们四个人的实力可以达到的KPI。
那再向前看,从“虚拟女团”毕业后,中之人后面的路要怎么走?舞蹈/唱歌老师?MCN的运营?真人出镜直播?可能并没有太多选择吧。面对粉丝的不断流失加上未来的就业压力而自己这几年还没有太多积蓄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生存难题?直接找一个富哥嫁了?
12楼3条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而粉丝们,我觉得每个人对她们的预期或者需求也不太一样,像我这样的可能只能算
乐子人
。核心的粉丝,也未必不是抱着和纸片人谈恋爱的幻想入坑的。说实话,我作为90后,时常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在网络上玩的有点抽象。我其实已经很高强度在冲浪了,但是时常会在一些谐音、抽象、诡异的梗面前像个白痴。而V圈的粉丝,攻击性很强,很多时候在我看来也缺乏理智。当然互联网的大环境可能也是如此。
比如经常会看到有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奇怪的念头,P一些奇怪的图对某些主播造谣,然后居然还真有人信,接着就越传越邪乎...但凡点到主播的主页去看一眼也不会上当,但是可能大家更希望世界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吧。
还有对主播的某些切片或者言论、动作做一些奇怪的过度解读。其实向晚的毕业在我看来算是和平解约,而且官方也在其他三姐妹后续发的第一个作品里,标题里写满了不舍和祝福。但是我确实看到很多奇怪的解读和臆测。
再就是,有些粉丝还对现实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希望李滇滇和ASOUL继续有联动——个人账号和官方账号必不可能因为成员本身有联系就会随便互动。李滇滇刚开始发一些疑似Asoul中之人的合作视频、通过她的助理的直播间去发声,也确实是取巧的行为。
但是,与其幻想在李滇滇下一期朋友做客的节目里看到ASOUL的小伙伴们出现,或者再在ASOUL的直播间看到成员不断地去cue向晚的名字,不如期待在ASOUL的毕业回里,李滇滇最后一次穿上皮套,友情回归给所有的个人粉、CP粉、团粉,带来一场完美的谢幕演出。
比如经常会看到有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奇怪的念头,P一些奇怪的图对某些主播造谣,然后居然还真有人信,接着就越传越邪乎...但凡点到主播的主页去看一眼也不会上当,但是可能大家更希望世界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吧。
还有对主播的某些切片或者言论、动作做一些奇怪的过度解读。其实向晚的毕业在我看来算是和平解约,而且官方也在其他三姐妹后续发的第一个作品里,标题里写满了不舍和祝福。但是我确实看到很多奇怪的解读和臆测。
再就是,有些粉丝还对现实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希望李滇滇和ASOUL继续有联动——个人账号和官方账号必不可能因为成员本身有联系就会随便互动。李滇滇刚开始发一些疑似Asoul中之人的合作视频、通过她的助理的直播间去发声,也确实是取巧的行为。
但是,与其幻想在李滇滇下一期朋友做客的节目里看到ASOUL的小伙伴们出现,或者再在ASOUL的直播间看到成员不断地去cue向晚的名字,不如期待在ASOUL的毕业回里,李滇滇最后一次穿上皮套,友情回归给所有的个人粉、CP粉、团粉,带来一场完美的谢幕演出。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补充一些没说的。 比如,总能看到一些朋友说李滇滇和其他BDE已经切割了云云,还有说在团的时候也只是表面关系之类的。 其实,大家都不知情,怎么说都行。有些事情被造谣了注定不可能去澄清,就好像一个男的被人说只有 3 厘米,这个男的也不可能当众脱裤子展示自己的真实实力。- 回头再看几个姑娘以前直播中聊到的,以及表现出来的,不可能一点感情没有。只是这个世界有太多事情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而改变,中之人如此,staff如此,粉丝亦如此。 但是这几个姑娘肯定是付出了很多很多。 比如乃琳,清晰可见的是跳舞进度,还有的确是认真练字了。 比如向晚,李滇滇的前后身材
13楼

户山卡酥米
🍀东风谷早苗
支持真情实感
14楼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也许是因为虚拟主播这个概念本身就有点畸形,导致粉丝与主播和中之人之间的情感羁绊太过复杂,也许是因为很多粉丝朋友还没有踏上社会,大家也还不知道,成年人的世界里,并不是非黑即白,只有对错。人都是主观的,而现实很多事情也没办法做到完全客观。有人喜欢,必然也有人不喜欢。强如周杰伦,不也一样一堆黑粉吗?如果两个人的思维起点不同但是逻辑本身没有出问题,那么注定得不到同一个结论。
我想,V圈的粉丝朋友们,有时候也应该放下一些对中之人的执念。我最近看到了一句话,我觉得很适合今天的年轻人。
“在看透生活的本质之后,也要热爱生活呀!”
我想,V圈的粉丝朋友们,有时候也应该放下一些对中之人的执念。我最近看到了一句话,我觉得很适合今天的年轻人。
“在看透生活的本质之后,也要热爱生活呀!”
15楼
16楼

感觉记得提醒我
不看皮套🐩
17楼

别动那女孩619
别动那女孩✨
太长不看,来个省流,谁强谁弱
18楼

白夜行077
白夜行090
枝江有编舞老师的,纯自编舞的小然目前三首吧我记得,其他要么是编舞老师编的,要么是改编的
19楼
20楼1条

嘉然向晚suki
然小鹅
你是贾布吗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不是,帖子里说的都是真的内容哦,我确实是 22 年 12 月入坑的
21楼

莫人仁
难得的真情实感,应该去4吧发
22楼
24楼

dj35fvdvk231
冰牛眼
深度好铁 可惜发到a8了
25楼1条

强片留名
业务水平方面争议不大,还以为你要聊别的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其实还有一些想说的,但是想着已经抵制开盒行为了,就没有再追着一些后续的东西接着说了。所以我才觉得虚拟偶像这个赛道或者说行业,本身可能就有一点抽象吧
26楼
27楼

88什么情况88
然不灭💄
业务这块现在已经没人在意了
28楼1条

张明月Airs
宁比月亮还美嗷
这么大一段不谈510等于没写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510 还没入坑啊...
29楼
30楼

Vtuber领域大神
这么大一段不谈510等于没写
31楼

贴吧用户_a3bN7AA
虽然都再说皮魂分离,但是当熟悉的声音再次出现时,曾经的美好回忆必定会回响,与屏幕前熟悉的陌生人产生共鸣,皮魂分离,真的能分的开吗
32楼2条
34楼1条

彩虹之间314
彩虹之间🌙
看asoul不了解510等于白看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也不是完全不了解,后面有去看一些记录。但是确实对第五人没啥感觉,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入坑的时候就是看的这四个姑娘了。
35楼1条

歌否123
山原旷其盈视
发在a8是对的,上面让你发到48的全都循了
36楼

凛之梦z23
志喜屋孟子
不评价220728510314418没有意义
37楼1条

虹皇警告
发48同接更多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就这样吧,懒得再折腾了,我也只是想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38楼

宫漫万岁
lkarosΩ
还是多看看直播吧,录播我反而不想看了
39楼

wmydx
看asoul不看510等于看mujika不看mygo
42楼

天杠星下凡
感觉不如钵钵鸡
只能说20年,21年,22年入坑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43楼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2024.11.04 更新,
锐评
一下李滇滇充电视频节奏
刚刚扫码开了 30 元的包月充电,之前 88 元的说实话确实有点过了。
刚刚看完前1小时的内容,从她表达分享出来的内容来看,这期其实是走心的。读了粉丝的信,也透露了一些当前与上一份工作的幕后信息。她本人也 cue 到了双马尾钻头的那位角色,但是从她说出来的内容里,看的出来虽然她把那个角色扮演地很好,但是本人也并没有认为那就是自己,甚至屡屡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这里我觉得是真情实感了,和之前团播中提到跟白毛女人深夜讨论哲学的故事对得上】。
回过头来说,作为皮下人,李滇滇上一份的角色扮演其实是到位的。哪怕是去年被冲的鲸鱼事件,除了当天单播的时候情绪崩溃过一次以外,我印象里后面没有表现出被击倒的迹象。甚至在接下来的团播中,结尾演唱的《快乐崇拜》里的 rap 的表现依然很出色 —— 从 rap 本身,以及在演绎歌曲时的带起来气氛。说实话要面对当时铺天盖地的最恶意也最下流的人身攻击,能够有这份心性和表现,我是真的是佩服的。
所以撕皮这件事,粉丝也许不能接受,但是对坚持了这么长时间的她来说,我想真的是经过了很久很久的挣扎之后做出的决定吧。
从她这一期视频的表达中,大约可以推测出,她入团之初是抱着真的成为自己想象中的“少女偶像”去的。但是过了漫长的一千天之后,她可能也看清或者意识到,其实她只是要扮演一个在虚拟世界中的角色,而并不能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结果。甚至从她说过的一些话来看,她应该也是认为自己经过这么久的努力,但是因为自己的先天条件限制根本达不到自己要的那个高度,对现实也妥协了吧。
“追梦也是有尽头的”。
这句话,抛开粉丝或者观众的身份,我依然很共鸣。我是一个没有做过职业规划就凭着一腔热血一头扎入中国游戏市场的游戏玩家,入行之初的梦想,是要在这个世界留下一部至少百万玩家打好评的游戏作品。——那是 2016年的事情。
到现在,我从业八年,从匆忙选择职业,到因为生活压力在工作中不断妥协,我早就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了。倒也不是没可能回头吃苦从头再来,宫崎英高 29 岁入行当程序员,现在不也一样是行业翘楚吗?
但是,世界上有多少个能够成为宫崎英高的人呢...
我不知道 V 圈的粉丝大部分是什么年纪,或许大部分也跟我毕业之前一样,有一股年轻人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傲气,浑身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的这样一群人吧。
说一说我在不长不短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情吧,资本控制下的世界,想做一些自己意志决定的事情出来,难如登天。
毕业前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是在一个中型规模的游戏研发公司(P.S. 如果有人知道科韵路的含金量的话,懂的都懂)。想起自己入行的时候想要做的东西,结果坐上工位是在运营自己甚至都不屑于下载的“换皮游戏”,那种落差感让自己熬满三个月之后,差点转行。
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当时在对游戏活动的时候,我发现游戏里的台词、角色名,还有一些细节根本都是错乱的。我自作聪明地花了两个小时把这些修改了过来,然后还指出了另一位运营前辈的两处错误,结果除了挨了一顿骂以外,我修改的这些东西连上线的机会都没有。【不重要的东西,对目标结果没有太大价值的东西,不要浪费资源投入。】
刚入行的时候,包括我家里人也都对我说,入行之后好好跟同事相处,别人有机会到时候也会带上你的。实际上,周围大部分人都是工贼,除非真的是有缘分,不然哪有那么多好心人啊...也是因为一路走过来很不容易,所以在别人向我求助的时候,我通常都是不会藏私地去给帮助,从我理解的底层逻辑到业务实现,我都会花时间去解释。也有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曾经幻想过当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吧,我本人其实也是蛮享受这个过程的。
有时候,不说跨团队沟通,同个小组的人背负着不同的 KPI,也一样会有很多勾心斗角,社会没有那么简单。我对我带过的每一个人都说过一句话:工作之前第一件事是保护好自己。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负责的事情会因为谁的问题出故障,如果你不懂怎么保护自己,项管介入事故定级的时候,很有可能你就是那个事故责任人。
入了游戏这行之后,哪怕是看到今年的黑神话如此成功,我也一样不报期望,至少5年内没戏。因为在99%的游戏在设计的过程中,目标就已经定好了,ROI,LTV,ARPU。孩子们,社会不是让你实现梦想的地方,也不是让你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也改变不了行业。
我跟好朋友也会经常分享自己对行业的看法,也会发表自己对于某些“垃圾游戏”还能有xxx的市场表现表示很无奈。但是更多的,也是在彼此的交流中,想着找到还在这个行业里坚持下去的理由。
我现在算是在一线大厂,入职以来已经满 6 年了。从一个做换皮的小公司到今天这个程度,我回头看我吃过的苦经历过的事情,如果拿我现在的状态回头再走一遍,我很有可能半路就死掉了。
曾经我也埋怨过爸妈,觉得没有培养好我。但是到前几年突然醒悟,作为那个年代在农村家庭生养的独生子女,我能被爸妈抚养到现在这个程度,我觉得他们简直是超人。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要在更苦逼的环境里挣钱养家还要拉扯我的成长,换到我在那个位置,我不可能做的比他们好。
所以这里是想说,我们大家都会有着自己的梦想,但是也要接受自己大概率是普通人的现实。心要大,脚要实。努力提升自己,也要爱自己爱家人。社会一定会给人很多磨炼,每个人都会有挫折或者挫败感,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并不是努力就一定有收获的 —— 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情,是我目前见过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学习很难,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爽文的主角。但是我们可能没有爽文的背景和剧本,但是普通人也一样要自信自立,就像付航说的,只要你勇敢做自己,就一定会有人会爱你!
刚刚扫码开了 30 元的包月充电,之前 88 元的说实话确实有点过了。
刚刚看完前1小时的内容,从她表达分享出来的内容来看,这期其实是走心的。读了粉丝的信,也透露了一些当前与上一份工作的幕后信息。她本人也 cue 到了双马尾钻头的那位角色,但是从她说出来的内容里,看的出来虽然她把那个角色扮演地很好,但是本人也并没有认为那就是自己,甚至屡屡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这里我觉得是真情实感了,和之前团播中提到跟白毛女人深夜讨论哲学的故事对得上】。
回过头来说,作为皮下人,李滇滇上一份的角色扮演其实是到位的。哪怕是去年被冲的鲸鱼事件,除了当天单播的时候情绪崩溃过一次以外,我印象里后面没有表现出被击倒的迹象。甚至在接下来的团播中,结尾演唱的《快乐崇拜》里的 rap 的表现依然很出色 —— 从 rap 本身,以及在演绎歌曲时的带起来气氛。说实话要面对当时铺天盖地的最恶意也最下流的人身攻击,能够有这份心性和表现,我是真的是佩服的。
所以撕皮这件事,粉丝也许不能接受,但是对坚持了这么长时间的她来说,我想真的是经过了很久很久的挣扎之后做出的决定吧。
从她这一期视频的表达中,大约可以推测出,她入团之初是抱着真的成为自己想象中的“少女偶像”去的。但是过了漫长的一千天之后,她可能也看清或者意识到,其实她只是要扮演一个在虚拟世界中的角色,而并不能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结果。甚至从她说过的一些话来看,她应该也是认为自己经过这么久的努力,但是因为自己的先天条件限制根本达不到自己要的那个高度,对现实也妥协了吧。
“追梦也是有尽头的”。
这句话,抛开粉丝或者观众的身份,我依然很共鸣。我是一个没有做过职业规划就凭着一腔热血一头扎入中国游戏市场的游戏玩家,入行之初的梦想,是要在这个世界留下一部至少百万玩家打好评的游戏作品。——那是 2016年的事情。
到现在,我从业八年,从匆忙选择职业,到因为生活压力在工作中不断妥协,我早就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了。倒也不是没可能回头吃苦从头再来,宫崎英高 29 岁入行当程序员,现在不也一样是行业翘楚吗?
但是,世界上有多少个能够成为宫崎英高的人呢...
我不知道 V 圈的粉丝大部分是什么年纪,或许大部分也跟我毕业之前一样,有一股年轻人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傲气,浑身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的这样一群人吧。
说一说我在不长不短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情吧,资本控制下的世界,想做一些自己意志决定的事情出来,难如登天。
毕业前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是在一个中型规模的游戏研发公司(P.S. 如果有人知道科韵路的含金量的话,懂的都懂)。想起自己入行的时候想要做的东西,结果坐上工位是在运营自己甚至都不屑于下载的“换皮游戏”,那种落差感让自己熬满三个月之后,差点转行。
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当时在对游戏活动的时候,我发现游戏里的台词、角色名,还有一些细节根本都是错乱的。我自作聪明地花了两个小时把这些修改了过来,然后还指出了另一位运营前辈的两处错误,结果除了挨了一顿骂以外,我修改的这些东西连上线的机会都没有。【不重要的东西,对目标结果没有太大价值的东西,不要浪费资源投入。】
刚入行的时候,包括我家里人也都对我说,入行之后好好跟同事相处,别人有机会到时候也会带上你的。实际上,周围大部分人都是工贼,除非真的是有缘分,不然哪有那么多好心人啊...也是因为一路走过来很不容易,所以在别人向我求助的时候,我通常都是不会藏私地去给帮助,从我理解的底层逻辑到业务实现,我都会花时间去解释。也有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曾经幻想过当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吧,我本人其实也是蛮享受这个过程的。
有时候,不说跨团队沟通,同个小组的人背负着不同的 KPI,也一样会有很多勾心斗角,社会没有那么简单。我对我带过的每一个人都说过一句话:工作之前第一件事是保护好自己。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负责的事情会因为谁的问题出故障,如果你不懂怎么保护自己,项管介入事故定级的时候,很有可能你就是那个事故责任人。
入了游戏这行之后,哪怕是看到今年的黑神话如此成功,我也一样不报期望,至少5年内没戏。因为在99%的游戏在设计的过程中,目标就已经定好了,ROI,LTV,ARPU。孩子们,社会不是让你实现梦想的地方,也不是让你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也改变不了行业。
我跟好朋友也会经常分享自己对行业的看法,也会发表自己对于某些“垃圾游戏”还能有xxx的市场表现表示很无奈。但是更多的,也是在彼此的交流中,想着找到还在这个行业里坚持下去的理由。
我现在算是在一线大厂,入职以来已经满 6 年了。从一个做换皮的小公司到今天这个程度,我回头看我吃过的苦经历过的事情,如果拿我现在的状态回头再走一遍,我很有可能半路就死掉了。
曾经我也埋怨过爸妈,觉得没有培养好我。但是到前几年突然醒悟,作为那个年代在农村家庭生养的独生子女,我能被爸妈抚养到现在这个程度,我觉得他们简直是超人。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要在更苦逼的环境里挣钱养家还要拉扯我的成长,换到我在那个位置,我不可能做的比他们好。
所以这里是想说,我们大家都会有着自己的梦想,但是也要接受自己大概率是普通人的现实。心要大,脚要实。努力提升自己,也要爱自己爱家人。社会一定会给人很多磨炼,每个人都会有挫折或者挫败感,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并不是努力就一定有收获的 —— 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情,是我目前见过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学习很难,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爽文的主角。但是我们可能没有爽文的背景和剧本,但是普通人也一样要自信自立,就像付航说的,只要你勇敢做自己,就一定会有人会爱你!
44楼

给爷飚一个
东海·帝皇🥰
再从运营的角度来浅浅地谈一下这一次的充电视频事件。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之前向晚在团的时候,就是舰长数量倒数的存在。可能向晚的粉丝基数并不小,但是从数值结果来推算,最简单的道理:付费人数/活跃人数=付费率,这一项指标,也就证明了这个粉丝群体的付费意愿。
那么回过头来说,作为转生的账号,核心基本盘还是之前的粉丝群,我从观众的角度,V 圈的粉丝无疑是攻击力超强也超级敏感的一个群体。那么在想要做粉丝变现的时候,任何付费相关的设定一定要谨慎。
我也理解,她在追自己做偶像开地下演出的这条路上,负担很重。比如一直要上课,要筹备场地设备,等等。但是,这也是最支持李滇滇的一群人。
当然,也可能是自己作为个人在运营账号,确实没有资源对外BD。所以,如果想要主动去聊合作也没有这样的渠道和关系。
没有办法直播就代表缺少打赏收入。所以李滇滇这个账号想要变现,确实很难。
可能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或者确实是水平也有限,在自媒体已经卷到飞起的今天,想要找一个舒适的内容赛道有点儿难。
我觉得甚至李滇滇本人也有考虑过真的做 RSQ 擦边的这件事情,不过大概率是拉不下这个身段,当然大部分粉丝营应该也是不希望看到那一天的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东西确实是流量密码。君不见 B 站上弹钢琴的弹吉他的 UP 都恨不得只穿条皮带就上场录视频?
但说句现实的,没有人会无条件地爱你,除了爸妈。
可以考虑的变现模式:
比如我之前关注的有个叫【鹿小草】的小姑娘,也曾经是女团的成员,现在偶尔在 B 站分享一些男性穿搭——当然现在数据也不是很好。可以针对自己的粉丝画像【我推测是 15~25 岁的男性占比最高】,做一些价格不高,甚至日常生活中压根就没有什么卵用的创意小垃圾的开箱。做一些类似的解压小视频的评测,利用淘宝客的机制赚一赚零花钱。
给粉丝做分层,除了每个月的舰长福利以外,到达不同的粉丝等级解锁不同的语音、视频或者实体道具提高付费率。【当然可能得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
有机会可以接一些可以和粉丝互动的游戏推广,而不是单纯的穿套 cos 或者唱唱歌【当然虚假的 gamer 可能也不是所有游戏都能接得上...】
或者干脆找个代理开一个自己的线上小店,卖零食或者其他的适合自己粉丝群体的生活用品、文创用品。
...
办法还是有的,但是尝试也确实会有一定成本。
但是,不管如何我还是敬佩理解的坚持和勇气的,值得瑞思拜。不过...也是时候对大厂祛魅了,没那么美好。除了完不成的 KPI、吃不完的 PUA,人前人后的尔虞我诈,还有 35 岁的中年失业危机。有时候,在企业里,哪怕你没错,遇到降本增效的坎儿,该你走还是得走。我这几年送走的同组同部门的同事,已经有三位数了。
最后,祝愿理解早日圆梦吧!线下顺利!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之前向晚在团的时候,就是舰长数量倒数的存在。可能向晚的粉丝基数并不小,但是从数值结果来推算,最简单的道理:付费人数/活跃人数=付费率,这一项指标,也就证明了这个粉丝群体的付费意愿。
那么回过头来说,作为转生的账号,核心基本盘还是之前的粉丝群,我从观众的角度,V 圈的粉丝无疑是攻击力超强也超级敏感的一个群体。那么在想要做粉丝变现的时候,任何付费相关的设定一定要谨慎。
我也理解,她在追自己做偶像开地下演出的这条路上,负担很重。比如一直要上课,要筹备场地设备,等等。但是,这也是最支持李滇滇的一群人。
当然,也可能是自己作为个人在运营账号,确实没有资源对外BD。所以,如果想要主动去聊合作也没有这样的渠道和关系。
没有办法直播就代表缺少打赏收入。所以李滇滇这个账号想要变现,确实很难。
可能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或者确实是水平也有限,在自媒体已经卷到飞起的今天,想要找一个舒适的内容赛道有点儿难。
我觉得甚至李滇滇本人也有考虑过真的做 RSQ 擦边的这件事情,不过大概率是拉不下这个身段,当然大部分粉丝营应该也是不希望看到那一天的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东西确实是流量密码。君不见 B 站上弹钢琴的弹吉他的 UP 都恨不得只穿条皮带就上场录视频?
但说句现实的,没有人会无条件地爱你,除了爸妈。
可以考虑的变现模式:
比如我之前关注的有个叫【鹿小草】的小姑娘,也曾经是女团的成员,现在偶尔在 B 站分享一些男性穿搭——当然现在数据也不是很好。可以针对自己的粉丝画像【我推测是 15~25 岁的男性占比最高】,做一些价格不高,甚至日常生活中压根就没有什么卵用的创意小垃圾的开箱。做一些类似的解压小视频的评测,利用淘宝客的机制赚一赚零花钱。
给粉丝做分层,除了每个月的舰长福利以外,到达不同的粉丝等级解锁不同的语音、视频或者实体道具提高付费率。【当然可能得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
有机会可以接一些可以和粉丝互动的游戏推广,而不是单纯的穿套 cos 或者唱唱歌【当然虚假的 gamer 可能也不是所有游戏都能接得上...】
或者干脆找个代理开一个自己的线上小店,卖零食或者其他的适合自己粉丝群体的生活用品、文创用品。
...
办法还是有的,但是尝试也确实会有一定成本。
但是,不管如何我还是敬佩理解的坚持和勇气的,值得瑞思拜。不过...也是时候对大厂祛魅了,没那么美好。除了完不成的 KPI、吃不完的 PUA,人前人后的尔虞我诈,还有 35 岁的中年失业危机。有时候,在企业里,哪怕你没错,遇到降本增效的坎儿,该你走还是得走。我这几年送走的同组同部门的同事,已经有三位数了。
最后,祝愿理解早日圆梦吧!线下顺利!